|
<SPAN p IT是一个神奇的行业,它有着最激烈的竞争,不断地淘汰对手,也不断地造就领先科技,也可以说两者是一种互补关系。随着人们对于游戏,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显卡这个负责显示的配件,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IT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品。因此在几十年的竞争中,显卡厂商也在不断地被淘汰,被更新。如果说麦当劳与肯德基的竞争是食品业中最激烈的话,那么AMD,NVIDIA和Intel就将是IT中竞争最激烈的。而为了应对不同的市场,显卡被大体分类为核心显卡,集成显卡,独立显卡。作为11年中新升起的新星核心显卡,就让我们在这即将迎来“世界末日”的前夕一月,来探讨一下核心显卡前世来生吧。
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
在进入主题前,先让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的关系。独立显卡众所周知,即拥有独立的板卡作为载体,并且自带显存的一种显卡。这种显卡的好处在于性能高,玩游戏流畅,不占用系统内存,但缺点也很明显,发热量与功耗太大。而笔记本作为轻薄便携的设计存在,很多情况下并不允许过高的温度,因此集成显卡就诞生了,比较普及的商务集显应属Geforce系列,GMA系列,但是同样地,为轻薄所设计的代价就是牺牲性能。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案可以同时解决两种问题呢?在这个问上Intel已经交出了答案:核心显卡。
核心显卡的误区:tk_00
不过核心显卡作为性能与低功耗的结合,虽然其初衷非常美好,但效果似乎还是有那么些不尽人意,是怎么回事?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又是如何?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。首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,什么是核心显卡?其实这一句不是反问,毕竟上市已经1年多,大家都大致了解核显是什么:不就是一个融合在CPU封装里的显卡么?但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,现在各种媒体评测与名称已经将大家带入了一个误区,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,所谓的核心显卡是没有实体存在的。是的,核心显卡就是一个没有显卡芯片的显卡。
Intel并未透露更多,只称之为“在同一片晶体中划分出处理器与核心显卡的处理区域”,其实讲的难听点就是在把处理器当成显卡来用,因此我们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定义,个人将他命名为“模拟显卡”吧。这么讲的话相信大家就已经大致有一个印象了,没错,这个显卡其实是用处理器模拟出来的,原理其实并不复杂:在CPU固件中刷入指令,给CPU一个讯号,相当于命令,这样就可以模拟出来了,而且基本上没有实体成本。
核心显卡的前辈
核心显卡的前身并非集成显卡,而是叫整合显卡的一种东西。这种显卡已经在一些09年的酷睿2中及10年的第一代的i3,i5中崭露头角,不过介于性能及型号缘故当时并没有火起来,但这也同时说明了Intel早已有这种计划的野心,也可以说是一种实验,只是直到2011年发布的Sandy Bridge中才正式用上。整合显卡并不同于核心显卡,他是拥有真正的显卡处理单元的,因此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芯片上拥有两个硅片,一个是显卡,一个就是处理器了:
核心显卡的缺陷“美”
Intel在力推核心显卡概念的时候就给大家灌输过一个概念:强大的性能。一切的吸引力都在于性能变得强大之上,才使得核心显卡变得如此耀眼,这一点上intel赚到了足够的眼球,做得很成功。但在当宣传过后,玩家们实际拿到真机的时候,为什么会出现各种问题呢?甚至感觉没有宣传那么强大?不过这几乎是理所当然的,可能我这么讲相当一部分玩家会很失望,但事实如此。因为核心显卡并不是真正的显卡,也就是说基本上没有实体核心存在,显存也依靠共享内存。这也就导致了跑分高,实际游戏性能低。因为跑分的时候是靠着处理器拉分,像是在Windows 7的自带测试中,核显甚至能得到6.4,6.5的高分,几乎与入门独显同排。不过实际游戏中情况并非如此,因为处理器与显卡需同时工作,处理器没有足够多的“力量”分给核显。而又因为核心显卡极度依赖主处理器性能,这样就出现了高处理器核心性能更高的情况。简单的说,核心显卡目前的情况就是跑分高,游戏性能低,造成了一个“性能飞跃”的假象。难道这么说核心显卡就是完全坑爹了?也不完全对,这种模拟讯号的加入也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,intel也需要付出一定的研究代价,并且核心显卡相对于之前的GMA集成显卡性能也真的有较大提升,只是并没有宣传的那样夸张罢了。
核显的优势
核心显卡虽然有偷工减料的嫌疑,不过也功不可没,一点是其性能相对于intel上代的GMA确实提升巨大,至少在中低特效下玩游戏可以实现流畅的目标,二点是其功耗也很低,待机时基本上不费什么电量,这为一些游戏本外出时提供了更多的电量。三点是与第二代i7共享睿频,这样对于电源的管理会相对智能一些。事实上核显已经能为我们处理不少事情,无论是播放高清还是处理游戏已经不再像是曾经那样压力山大,另外,核显的价格优势也显而易见。
GPU-Z
说到这里,相信大家对核心显卡的概念已经熟悉,但是也许还是会有坛友问,为什么GPUZ等检测软件什么也检测不出来?
首先显存是共享的因此为0MB,频率由于与CPU共享,也为0Mhz,其他未能检测项目都可以依此类推。
下一代核心显卡:tk_00
根据Intel的日期表,Ivy Bridge将在2012年Q1季度内发布,届时大家也将见到下一代核心显卡,命名为Intel Graphics HD 4000,主要将原生支持DX11,并且更省电。虽然intel号称HD4000将比HD3000提升近60%,不过个人认为依然是一个宣传手段,实际来讲相对于第一代核心显卡的提升应该在20%左右。其实广义上来讲第一代核心显卡即HD3000也是一个Intel用来打开市场的实验品,而且根据Tick Tock战略来看,HD4000将是一次过渡品,再下一代的Haswell才将是主角。
下一代笔记本独显(HD7970M大致规格):tk_00
相信对于游戏玩家来说,下一代的笔记本独显的信息要比核显的来得带劲,不过很遗憾,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准确消息,只能确定下一代的顶级显卡系列为HD7900M与GTX680M。
HD7970M首先应该会使用VLIW4架构,GPU Thames XT,核心应该在1408个,工艺变成28nm,32rops不变,显存应该会在2~4GB左右,3GB的可能性比较大,不过由于MXM3.0接口的极限,位宽应该还是在256bit,频率应该在900Mhz/1250Mhz左右,所以带宽应该在130.0GB/s~145.0GB/s左右,功耗上应该会小降。
显卡的发展方向
搭配集成显卡笔记本的市场已经基本上走向末路,因为毫无疑问地核心显卡将在更节省成本的情况下性能更强,加上Intel开始力推超极本对抗Macbook Air,纯集成显卡基本上已经优势全无,必将逐渐淡出市场。新生代的核心显卡与APU将作为主力开始进入笔记本,事实上他们已经各占据一部分市场。而且在性能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还能保证电脑的轻薄,这样的产品的好评已经通过了市场的考验,因此NVIDIA加入分享这块蛋糕是迟早的事,不过NVIDIA的思路似乎有些不同,因为NV的认为GPU将变成主要配件,“丹佛计划”就是其最好的证明,而且在近期的GTC大会上,NVIDIA的总裁黄仁勋甚至宣称GPU将取代CPU。AMD,INTEL想用CPU取代GPU,NV则想用GPU取代CPU,还真是让人有点哭笑不得,到头来倒霉付账的还是玩家。虽然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核心显卡不可能威胁到独立显卡,但个人认为这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。
|
|